近年来,漯河市召陵区供销社立足产业发展,聚焦主责主业,深化综合改革,为农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农资网络重建有序有效。聚焦高质量发展,建网络、增销量、降成本,保供稳价。一是建网络。依托天顺农业公司,累计投资130多万元,对现有农资销售网点进行升级改造,建成6个中心库,32个销售网点,形成了“龙头企业+配送中心+基层网点”的三级农资经营网络,农资供应辐射周边县区十几个乡镇。二是抓保供。采取加盟农资品牌总代理、集采集配运作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经营成本。2024年,全系统供应化肥18128吨、农药122吨、农膜77吨。每吨化肥低于市场价200元,农药每吨低于市场价5000元,让利农民200多万元。三是强服务。农忙时期通过增加网点配送人员,送货到田间地头;组织技术团队,开展测土配方,送技术培训进村等活动,切实提升供销农资的含金量。
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声有色。坚持赋能农业,建平台、优服务,联农带农。一是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以合满园公司为主体,吸纳农资、农机、农产品加工、农担、农险等涉农企业45家,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打造综合化、专业化、智能化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二是创新运行模式。制作召陵区农业产业谱图,绘制农文旅环线,将农业社会化服务植入农业全产业链条服务,与召陵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了“公司+村集体+农户”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农户下单、村集体集单、公司全程托管服务。三是开展数智化服务。投资100多万元在仟牛公司建设了智能化监测平台、多功能培训室,实现了机械作业轨迹实时动态监控,作业数据永久保存。2024年,争取中央农业社会化服务专项资金274万元,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26个村,5200户小农户,其中对117户监测户耕地、飞防全免服务,为农民群众降本增效300多万元。
供销服务进党群有枝有叶。在镇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供销服务窗口,镇级供销社主任任首席服务官,村里选聘退休供销社职工作为村级联络人。整合涉农政策、金融服务等10项服务进驻服务窗口,面对面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2024年,窗口咨询1400多人次、开展技术培训1800多人次、组织参加农产品推介会11次,帮助办理农业保险2000多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2300万元。(陈德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