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记者在贵州省供销社了解到,省供销系统按照“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将供销社真正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综合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全力推进基层组织和社有企业发展。到“十四五”末,努力实现全系统主要指标年均增长10%以上,实现销售总额超过1000亿、汇总利润超过20亿元、资产总额超过500亿元。
在全力推进基层供销社建设上,大力提升一批功能完备、业务规范、覆盖全省的供销综合服务终端,乡镇一级基层社要在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着重加强综合实力;村级供销社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培育进一步提升覆盖率,努力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上下贯通、左右联合的网络体系。
在全力推进社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大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实力超群、管理现代、产值过十亿的骨干大型供销集团,鼓励通过资产联结、联合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将社有企业做强做大,争取培育一批上市企业,实现百亿总产值目标。
全力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持续提升系统综合服务能力
省供销系统将全面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能力。以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为重点,解决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问题,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益,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实现农产品快捷、高效流通。依据各地区经济社会环境、交通区位特点、人口发展趋势、农产品产业链的基础因素,按照“1+20+N”全省农产品现代流通(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打造集农产品交易集散、加工配送、冷链物流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产品流通中心。在不具备建设区划中心的贫困地区,以配置冷链运输车辆的形式提升完善贫困地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着力提高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能力。加快搭建农产品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社区、进超市、进对口帮扶城市通道。以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与学校之间构建高效、稳定的产销直通渠道为目标,继续发挥好省级平台公司的全省统筹作用,总结推广余庆“营养餐贵州产”五统一模式,帮助参与地区采取“省级平台公司子公司”、“省级平台公司+县级平台公司”等方式建立县级农产品供销平台。按照“企业+学校+基地(合作社)”模式,通过订单化集约化采购、流程化一体化配送,以采购订单方式加强与基地(合作社)联结,加快完善定向对接深度贫困县和市场需求的采购配送网络布局,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加快提质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能力。加快电商扶贫工作向贫困地区纵深推进,整合全省供销系统及各类电商市场主体资源,按照“着重实效性、突出实战性、明确公益性”的原则,以促进贫困户增收为核心,围绕贫困县农产品网络营销策划、电商从业人员培训,农产品品牌孵化等重点任务,加快县级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覆盖。对已有的县级服务中心进行优化提升,逐步完善农村电商发展服务支撑体系。依托“贵农网”等各类电商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扶贫专区,推动农村电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资料社会化服务能力。围绕保农资供应、稳粮食丰收需要,升级改造农资供给销售服务终端网点,健全完善农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开展传统农资、农技服务基础上,用好化肥淡季储备政策,积极拓展农资服务项目,引入自动机械化、智能全程化服务理念,探索提高农资生产服务能力和科学化技术水平。
逐步健全农村资源资产权益交易服务能力。围绕拓宽农业农村直接融资渠道目标,结合“三变”改革成果和“七权同确”实践经验,按照“政府为主导、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省级非营利性公司制企业法人形式,加快推进农村资源资产权益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农民用好、用活资源资产。
加快推进社有企业的提质增效,培育壮大为农服务底气实力
省供销系统将围绕构建以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增强社有企业的发展活力和为农服务实力,推动社有企业做大做强。
推进社有企业体制改革。积极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统一、权利与责任相一致、收入与绩效相挂钩的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机制,推行战略管理、风险管理、流程管理、目标管理等现代管理方法。建立联合社出资人监管权力责任清单,改进社有资产监管方式和手段,不断提高监管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扩大社有企业开放合作。把资产和资本经营作为企业扩张的重要途径,把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各类生产要素作为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支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本级社有企业整合重组,采取合并、划转、收购等多种方式,成立供销集团、社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优化经营结构和资产结构,不断提升经营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提升社有企业产业发展能力。把经营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作为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流通业务连锁化与电商化。加强连锁经营体系和物流配送能力建设,逐步形成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服务新格局。积极开展电商网络零售业务,实现线下线上经营协同发展,形成集网上交易、供应链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等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和品牌化。逐步扩大特色农业项目的种植面积和养殖规模,以生态和环保理念作为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条主线,逐步让贵州特色产品“绿色、有机”的品牌形象扎根在消费者心中。推进新兴产业多元化和专业化。鼓励条件成熟的社有企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努力在金融服务、农业科技、再生资源等业务发展中寻找商业机会,认真谋划和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推进基层组织发展,实施供销社培育壮大工程
省供销系统将着力推进基层供销社建设。以“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新型合作社建设为核心,以县以下基层社为重点,充分整合系统内外资源,加快建成农民利益联结、为农服务功能完备、市场竞争能力突出的为农服务基层组织体系。
继续发挥村级基层供销社联农带农作用。鼓励村级供销社通过“村社融合”等方式领办创办一批种植、养殖、劳务等农民专业生产经营队或专业合作社,通过服务带动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开展本土商品销售、农资销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有偿服务,提高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水平,增强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两委”和农民在组织管理、资金项目、人才技术上的联结。
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社有企业、基层供销社采取产权结合、业务连接、项目扶持、融资支持、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广泛吸纳农民、产业大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服务等主体参与发展合作经济,提高农村分散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市场风险能力,促进本地区同一产品或产业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大小联合、强强联合,打造一大批带动能力强、知名度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从单纯的数量增加向数量质量并重发展转变。
逐步丰富完善为农服务功能。通过业务融合、服务引领等多种途径,探索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订单生产、集中运输等综合性服务功能,努力实现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进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同时,省供销系统明确规范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走出供销社产业链协同驱动金融服务的规范发展新路。着力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要梳理总结近年来全省供销综合改革在体系建设、业务发展上取得的各种经验,做好推广复制。将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方法进一步细致化制度化,成为指导发展的有力保障。要推进供销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加快推动市、县级供销社理、监事会建设,争取年底前覆盖到9个市州,县级覆盖面提升到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