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乘坐动车穿行江汉平原,不时可见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里穿梭忙碌。
丰收的田野里,从一株苗到一粒米,不少田地都有一个离不开的种田“小伙伴”——供销社。
供销社,曾经带着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眼下提起它,可能有不少人会问:它现在在干什么?
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单一包揽农村“买与卖”,到服务农民种田种、产、销、储全环节,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湖北供销”)已成为为农服务的生力军。
从传统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新中国“同岁”的湖北供销不但全程深度参与,还成为抓住中国新机遇、找到新未来的典型样本。
曾经的山乡“购物天堂”
武汉市供销合作社陈列馆内,一张张泛黄的、方寸大小的粮油票,诉说着历史。
在上世纪80年代前的计划经济年代,老百姓想要买东西,无论是粮油还是布匹,供销社都是唯一购买渠道,而且买啥都得凭票。
解放前的战争年代,我党就建立了消费合作社组织及茶叶、布匹、粮食等各类合作社,是后期供销合作社的雏形。
1949年5月,湖北全境解放前,省人民政府在孝感花园成立,组建的湖北省工商厅内设了合作科(1950年改为合作处),意味着湖北供销的创立。合作科成立后,开始试办一批合作社,到1949年底,全省建立60多个基层供销合作社。
1955年,湖北供销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第一个《社章》,成立了领导机关。
此后数十年里,对老百姓而言,供销社就像一个“购物天堂”,不仅有百货部、糖烟酒部、生产部、收购部,甚至还有书店、油库等,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
“那时,当一名供销社的基层营业员都很自豪。”湖北供销经济发展处处长李志祥介绍,为了方便农民,一些供销社职工常年挑着扁担,背着背篓,走乡串村,把农民生活需要的物资送下去,把山货土产担回来,形成了激励一代代供销社人的“扁担精神”“背篓精神”。
告别“计划”,“扑腾”市场
改革开放后,搞活市场,大商场、小商店、小摊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买东西不再只认供销社“一个门”了。
经营萎缩,效益下滑,亏损增加……从无限辉煌到跌落谷底,湖北供销迎来严峻挑战,着手改革,到市场的大海中去“扑腾”。
2004年,湖北供销组建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建立现代企业架构,用市场的办法去闯出路。
机制激活活力。银丰集团、农资集团、粮油集团、茶叶集团、再生集团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迅速崛起。
眼下,湖北供销13家出资企业,主营业务涉及棉花、农资、茶叶、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农产品市场、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
立足遍布农村的经营网点,湖北供销引入新力量,深耕农村市场,由单一的购销“买与卖”,向为农服务综合平台转型。
面对人们升级的消费需求,湖北供销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工程”,建成农批市场45家,冷链仓储能力20万吨。旗下中和市场集团经营着江汉平原最大、最齐全的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逾百亿,直接带动4万多户农户致富。
适应线上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湖北供销搭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累计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3.2万个,建成各类经营服务网点6万多个。
为了让“农民办事不出村”,湖北供销还实施“村级综合服务社提质扩面工程”,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社23908家,让供销社成为村民的办事点。
受追捧的“新种田人”
金秋时节,荆楚大地一派丰收景象。赤壁市车埠镇黄土村村民刘家晖14亩金色稻田里,4台收割机来回穿梭。“耕地、种子、肥料什么都不用我管,只等着收获之后卖稻谷,刨去600元托管费,其他的全归我。”刘家晖说。
随着大量年轻人进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农村大难题。2015年以来,湖北供销探索土地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让“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为农民打工”。如今,不少农民像刘家晖一样当起了“甩手掌柜”。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农业现代化成为发展趋势。作为专业的“田管家”,湖北供销让高科技走进了田野。
在湖北供销大汉南现代农业基地,智慧温室的物联网设备监控着温度、湿度、病虫害等,并自动控制水肥、能源等设备,自动化生产有机番茄、黄瓜、青椒等反季节蔬菜;在监利、安陆、随县、赤壁等粮食主产区,工厂化育秧、无人设备播种、5G遥感无人机等已成“标配”。
眼下,湖北供销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累计达到1808.03万亩次,土地托管面积达到926.25万亩,成为广受农民欢迎的“新种田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湖北供销拥有13家出资企业,12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购销总额逾6600亿元,5年增加了1.14倍。今年1月至8月,全省购销总额4847.16亿元,同比劲增44.98%。